AYX·爱游戏-媒体人质疑久尔杰维奇,何德何能执掌国足?若为锻炼新人不如选择郑智
1
2025 / 09 / 20
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帅的AYX·爱游戏任命再次成为舆论焦点,塞尔维亚籍教练久尔杰维奇(Dragan Jović)的走马上任,引发国内足球媒体圈一片哗然,多位资深足球媒体人公开发声质疑:久尔杰维奇何德何能执掌国足帅印?若为锻炼队伍、培养新人,为何不将机会留给更了解中国足球、更具传承意义的郑智?
久尔杰维奇的名字对中国足球圈而言并不陌生,但也谈不上响亮,这位塞尔维亚教练此前曾在亚洲多个国家执教,包括阿联酋、沙特、卡塔尔等国俱乐部,但大多战绩平平,未有特别亮眼的夺冠经历或突破性成绩,2021年,他短暂执教中超某中下游球队,带队16场比赛取得4胜5平7负的战绩,最终因成绩不佳下课。
纵观其执教生涯,久尔杰维奇缺乏执教国家队经历,更从未带过像中国男足这样备受关注和压力的球队,他的战术理念被业内评价为“保守”、“缺乏创新”,与当今国际足坛主流打法存在一定差距,这样一个履历平平的教练,为何能够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?
据足协内部人士透露,本次选帅过程并未完全公开,候选名单也未曾向社会公布,有消息称,原本有包括前江苏队冠军教头奥拉罗尤、多位欧洲中生代教练在内的多名候选人,最终却意外选择了久尔杰维奇。
选帅标准的模糊性引发质疑,是以成绩为导向?久尔杰维奇的执教履历中缺乏硬性成绩支撑,是以熟悉中国足球为标准?那他短短一年的中超经历显然不足为据,是以薪资要求为导向?据悉他的年薪要求并不低于其他欧洲教练。
足球评论员马德兴直言:“选帅过程缺乏透明度,最终选择一位并无显赫战绩和明显优势的教练,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是否存在其他非竞技因素。”
反对声中,一个名字被反复提及——郑智,作为中国足球一代传奇,郑智的球员生涯堪称辉煌:中国足球先生、亚洲足球先生提名、英超查尔顿竞技队队长、广州恒大王朝核心队长、10次中超冠军、2次亚冠冠军...他的荣誉室里摆满了中国球员梦寐以求的奖项。
更重要的是,郑智对中国足球的了解无人能及,他亲身经历了中国足球从低谷到巅峰再回归平淡的全过程,与多任外籍教练共事,汲取了里皮、斯科拉里等世界级教练的战术理念和管理经验。
退役后,郑智迅速转型教练,先后在广州队和中国国家队辅助多位外教,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执教经验,他在更衣室内的威望无人能敌,对年轻球员的传帮带作用更是外教无法比拟的。
前国脚徐亮在直播中表示:“如果是为了锻炼队伍、培养新人,郑智显然是更好选择,他了解每个国内球员的特点,知道如何激发他们的潜能,更能够传递国家队战袍的意义和价值。”
支持久尔杰维奇的一方认为,选择外教是为了更好地锻炼新人、完成新老交替,这一逻辑本身存在明显悖论。
外籍教练对中国年轻球员的了解必然有限,他们需要通过大量比赛观察才能熟悉球员特点,这个过程可能耗时漫长,而国家队比赛机会宝贵,没有太多试错空间。
外籍教练的任期往往不稳定,一旦成绩不佳就可能下课,其培养新人的长期计划很难延续,相反,本土教练如郑智,更有可能获得长期信任,实施系统性的人才培养计划。
最重要的是,国家队的锻炼价值与俱乐部不同,国脚需要的是快速融入体系、理解战术意图、形成团队默契,而非基本功训练,这方面,沟通无障碍、文化相通的本土教练显然更具优势。
久尔杰维奇上任引发的争议,本质上反映了中国足球的identity危机——我们到底要走什么样的足球道路?学习什么样的足球风格?
过去二十年,中国国家队先后聘请了西班牙、法国、荷兰、意大利、塞尔维亚等多国教练,每位教练都带来了不同的足球理念和战术体系,这种风格的不断切换,导致国家队缺乏稳定的战术identity,球员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打法要求。
日本足球的成功已经证明,坚持一种符合自身特点的足球风格,通过长期积累逐步提升,才是可行之道,无论是选择外教还是本土教练,关键是要有长期规划和稳定性。
选择久尔杰维奇,是否意味着中国足球又将转向东欧足球风格?这种转变是否有清晰的规划和长远打算?这些问题,足协并未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。
郑智的“落选”也折射出中国本土教练的成长困境,即使在球员时代取得巨大成功,转型教练后仍然难以获得信任,特别是国家队级别的帅位。
相比之下,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早已大量启用本土教练,森保一带领日本队世界杯小组出线,击败德国、西班牙等世界强队;克林斯曼执教韩国队虽也面临质疑,但至少证明了亚洲国家愿意给予本土传奇球员机会。
中国足球不缺优秀的球员苗子,同样也不缺有潜力的教练人才,李铁、李霄鹏、郑智等一批年轻教练已经积累了相当经验,却很难获得足够信任和机会,这种“外来的和尚好念经”的思维定式,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提高。
面对质疑,足协选择了沉默,这种缺乏回应的态度,进一步加剧了外界的不信任感。
球迷和媒体的质疑并非毫无道理,中国足球经历了太多“莫名其妙”的决策,从归化球员的使用到各级国家队主帅的选择,往往缺乏透明度和逻辑一致性,每次大赛折戟后,总结反思总是流于形式,未能触及根本问题。
久尔杰维奇上任后,面临的不仅是成绩压力,还有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个位置的巨大挑战,他需要在短时间内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,拿出令人信服的比赛内容和成绩,否则质疑声只会越来越大。
尽管面临诸多质疑,久尔杰维奇仍然有机会证明自己,如果他能够打破外界偏见,带领国足打出精彩比赛,逐步完成新老交替,那么所有质疑自然会烟消云散。
另一种可能是,足协其实另有规划——久尔杰维奇只是过渡人选,真正目标是培养郑智等本土教练,待其进一步成熟后再接手国家队,但这种战略是否需要以国家队成绩为代价?为何不能直接让郑智辅助一位世界级教练,边学边练?
中国足球站在新的十字路口,世界杯扩军带来了新的机会,亚洲足球格局正在变化,这可能是国足重返世界杯的绝佳时机,主帅选择关乎未来四年的发展走向,甚至影响一代球员的成长,正因如此,外界才对久尔杰维奇的任命格外关注和谨慎。
无论结果如何,希望这次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、基于专业考量的决定,而非又一次“拍脑袋”的决策,中国足球再也经不起折腾,球迷的耐心也已经接近极限,久尔杰维奇需要用实际行动回答所有质疑:他凭什么成为中国国家队主帅?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